第(2/3)页 孙成义和方建执行选题任务时,白天采访,晚上回到宾馆,可以及时写稿子,这样虽然比较辛苦,但效率很高。” 冯茂楠想想道:“这样的重磅选题,按封面报道标准打稿费,也是应该的,记者工作辛苦,理应有所回报。 至于每天500元补助,包含了所有出差费用,我看,也是可以的,出差在外,多有不便,记者能够住好吃好,也有利于工作。 调配一台笔记本电脑,也是应该的,我来协调。” 万鸿道:“稿费标准,我没意见,只是这一天500元的出差费用,按照计划,一个省的调查采访要7天时间,总共25个省市,算下来将近9万的费用,成本有点高啊。” 万鸿现在是项目总经理,首先考虑的是,自然是费用成本。 高阳笑道:“万鸿,这样大的一组选题,派出两个记者出差,同时还有分部记者的支援,耗时可能长达3个月左右,报道更是持续半年,如果不能为报社带来广告收益,那我们做得再好,也没什么意义。” 万鸿道:“是啊,这个选题策划非常好,我们也要想办法推广出去,要争取拉到一批广告支持。” 高阳又站起来:“刚才的策划方案,我还没有介绍完,最后,就是营销建议,如何将这个选题方案给卖出去。” 高阳又点开笔记本电脑上的PPT,接着介绍《向着三四级市场进发》选题策划案的最后一部分内容:方案的宣传价值。 高阳接着道:“刚才介绍策划这组选题的市场背景时,已经讲过,当前IT厂商和总代级的代理商,都有开拓三四级市场的需求,而且还比较迫切。 所以,这一组选题,对我们的客户是有价值的。 从销售方面来讲,我有以下建议: 首先,这组选题可以去拉一家IT公司进行冠名赞助,当然,这个可能很难,我们只能去找微软、Intel这样的技术平台公司,或者显示器、主板等部件公司。 如果我们去找一家PC公司冠名,其他PC公司可能就不愿参与了。 所以我觉得,选题冠名可以找,但不是重点,20万找冠名或许能成功,30万、40万,可能再大的IT公司也不愿掏这笔钱。 其二,版面报道合作。 这一种形式,我个人觉得,才是我们推销这组选题的重点方向。 推销给谁呢,首先推销给公关公司,当然,费用最后肯定是从IT公司那里出来。 公关公司负责为IT公司提供媒体宣传服务,据我的了解,公关公司在CPI全国版上推一个版的稿件,公关公司找客户报销的费用,应该在每个版2万元到2.5万元的样子。 第(2/3)页